追寻湿地精灵,观鸟人7路穿越海南岛
据新华社海口电(记者陈子薇、任耀庭)七座商务车顶着烈日行驶在坑坑洼洼的海南乡间土路上,后排的人举起手机录视频,画面因为颠簸左右摇晃。车上的人因越冬水鸟调查聚在一起。
海南岛位于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上,海岸线长约1823公里,具有丰富的湿地资源,是重要的迁徙水鸟越冬栖息地。
2003年开始海南开展越冬水鸟调查活动,每年一次,从未间断。此次活动设置了50个水鸟栖息地观测点,分7组同步调查。
出身动物学专业的海南观鸟会会长程成能认出几百种鸟,在此次活动中负责观测和统计水鸟种类及数量。“今年报名的人很多,大家的志愿者公告一发布,就收到省内外50多个志愿者的报名,最初几年只有不到10人。”程成说。
乐东县莺歌海镇的浅滩上,一群白鹭。“大白鹭180只,金眶鸻22只,青脚滨鹬再加7只……”小本子上,程成记下每一种鸟的数量和出现时间及地点。
3天,近800公里,从北到南,在数十个点停留、找寻、记录。车开在地图尚未更新的小路上,常常要环绕一周,寻找最佳观测方位。
程成说,此次活动让她记忆最深刻的是在莺歌海观测时,发现了7只黑脸琵鹭。其中一只的腿上绑有字母和数字组成的红色标记。
“应该是其他国家做的标记,大家可以通过编号查询它的迁飞路线和生长状况。”香港公益组织嘉道理中国保育的专家李飞说。
黑脸琵鹭属于全球濒危珍稀鸟类,也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据本次调查统计,在海南5个黑脸琵鹭越冬地共记录到106只黑脸琵鹭,是海南开展黑脸琵鹭同步调查以来第二高的数量。
鸟类对于生存环境十分敏感,鸟类调查就是通过观察鸟儿的生存状况来间接反映自然环境的健康程度。李飞认为,数据表明海南依然是黑脸琵鹭极为重要的越冬地。
在微博拥有不少粉丝的博主吕弋工有16年鸟类拍摄经验,是此次鸟调西线队伍的志愿者。“快看,牛背鹭!”不论品种珍稀与否,认识不认识,吕弋工每看到一只鸟都充满热情。等不及一天行程结束,他就把新鲜出炉的照片导入手机,分享到各类社交平台。
拍照技术进步的同时,他认识的鸟种也越来越多,碰到不认识的鸟他总是先拍下来,再与同小组的专家交流。
“多亏志愿者帮忙,大家的调查工作才能更顺利,数据更可靠、准确。”从事鸟类观测工作多年的海口畓榃湿地研究所所长卢刚说。
卢刚和程成说,希翼更多人走进“观鸟圈”,通过参与户外实践和培训,培养更多专业观鸟人,为鸟调队伍积蓄力量。
媒体矩阵
人物推荐
看点
index3499拉斯维加斯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