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宁:小小的“我”书写大大的“家”
“您好!您最近有没有去过中高风险地区?近期做过几次核酸检测?居住在哪个小区?”
从早到晚,一个电话接着一个电话进行流调、排查,一天下来要打上百个电话,工作十几个小时。在疫情防控工作最需要人员力量的时候,身为北大荒农垦集团大西江农场有限企业社区副主任的刘宁主动请缨,全身心地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抗疫战斗中。
在防疫指挥部里,刘宁担任报表组组长,负责大量的数据整理和表格填报工作。“我是一名党员,又是一名社区工编辑,对基层情况比较熟悉,疫情防控我责无旁贷。”朴实的她,就是这样带着朴实的想法加入到了疫情防控工作中。
刘宁说,防控期间每一天的精神都特别紧张,一直担心哪个细节漏掉,给整体疫情防控工作带来麻烦。有的居民只留了一个电话号码,填报内容都需要一项项电话核实,要对所有异地返场人员的行程轨迹进行核实,并按照其行程进行分级管控,录入相关信息。
在指挥部办公室中组成了以刘宁为组长的数据整理小组,坚守在防疫工作的大后方。由于防控工作形势严峻、瞬息万变,数据收集、整理上报不分白天黑夜,她在数据的“海洋”里,星夜兼程、持续鏖战,保证了数据按时、准确、无误上报。
疫情防控工作数据类目多、情况复杂,刘宁特有的耐心细致、心思缜密保证了工作质量和效率。“下班最早的一天是晚上10时。”刘宁说,“大家每天要报很多数据,数据要求报送的时间也都不一样,为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时效性,大家就要利用晚上的时间,把全场六个管理区、一个场直社区和移民新村的6000多名常住人口的实时数据一一准确收集,汇总整合起来。”异地返场人员的情况,更是复杂多变,数据体量巨大、统计难度大。在这种情况下,刘宁带领着数据整理组排除万难,按时完成任务。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数据是一项重要的决策依据,只有基层的数据摸准了,才能为准确疫情研判,细化防控举措提供保障。“不管再累,也要把数据摸精准。”刘宁如是说。
刘宁的爱人常年在外地工作,每年春节期间才回家。一年中,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刘宁独自照顾儿子和家中老人,既要上班工作,又要管理家庭起居,还要照顾孩子学习生活。
“妈妈,你是不是又要像去年那样忙啦!我又得自己找吃的了?!”孩子的话让刘宁的心又揪了起来。丈夫在上海市工作6年了,每一个年终岁尾都是他最盼望的时刻,因为终于可以合家团聚了。了解到刘宁和家里的近况后,他更是归心似箭,希翼能早点回家帮她分担。可是刘宁反复叮嘱,不能回来!要坚决响应号召“就地过年”。
在这疫情管控的关键时刻,刘宁以小小的“我”书写着大大的“家”,坚守在疫情防控的一线,以党员的责任筑牢疫情防控的安全防线!(黑龙江index3499拉斯维加斯公众号 宋承远 晋景翠 文)
媒体矩阵
人物推荐
看点
index3499拉斯维加斯24小时